2018年5月9日 星期三

每周一記 01 - 從孤獨死看家庭關係

寫下這篇每周作業,其實思考了非常久,
關於主題、關於內容、
關於自己是否真的已經有能力去解讀和承受這篇文章所會帶給自己的影響。
後來想著伸頭縮頭都是一刀,這每周一記也應該要是能夠讓自己成長的主題才行,
便成了接下來的這篇主題。

前幾日剛好在書局看見了一本書,是筆者很感興趣的主題,
雖然有些沉重,但不可否認的確實是這個世代的我們不可避免會遇見的課題,
「從孤獨死看家庭關係」

而真正確定下來則是因為在看見了這篇文章之後,
孤獨死並非不幸:沒有比家庭更讓人感到身心俱疲的
當然本文並非薦書,且筆者於書店看見的書也非連結中的書籍。
通篇文摘看起來實在不算通順,甚至其實比起孤獨死,
在筆者所能蒐集到那為數不多的內容中,
書的內文看起來更像略帶著過激的態度在面對所謂「家庭」。
但這樣的議題確實是在「孤獨死」越來越成為顯學之後,筆者所一直糾結的議題。

在儒家文學和華人所謂「孝順」的框架下,
我們似乎都已經習慣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即便父不慈子似乎依然有這個責任去盡孝道,反過來亦為之。
但難道這樣的觀念不正是加速「孤獨死」的幫手嗎?
至少在一般狀況下,筆者所能看見的大多是嚴父慈母,
且在少子化浪潮下有更甚者,嚴父嚴母。
(當然也有溺愛孩子的雙親,但請恕筆者直言,在筆者的眼裡,過度的溺愛與嚴厲的雙親無異。)
應該實施怎麼樣的教育並不是本篇想要探討的議題,
但是這裡應該就能夠看出其矛盾點,
因為大多數的我們窮極一生都找尋不到嚴與慈之間的界線,無法很好的轉換。
那是否意味著,部分的我們在這之間無意識地喪失了和孩子/父母的連結?

從小到大,我們的身旁充斥著各種例子,
聽父母的話成功的、聽父母的話失敗的,
更多的,是異鄉遊子對故鄉那由衷的呼喚。
但我們對故鄉的眷戀,真的是對家庭的懷念嗎?
雖然筆者認為文摘中的形容有些過激,但不無其道理。
這樣開誠佈公地說或許會招致許多批評,
但仔細回想自己的一生,在那被許多人稱之為「避風港」的家裡,你曾經受到過多少壓力?
而這之中,又有多少是以愛之名讓你感到痛苦?
至少在筆者的心中,提到家庭絕對不只有幸福快樂,
還有那些不願提起的回憶,或輕或重,卻影響著自己一生。
那樣的記憶在每一次和家人的相處裡微微地刺痛著神經,
縱然不算舒服,我們也始終與之共存著。
而當這份痛楚逐漸擴大,
也就解釋了為何有些父母會離家出走、
有些孩子一出去外地讀書就不願回家,
不是所有人,但筆者相信也確信這其中一定有因為上述原因而逃避家庭的人。
部分的我們尚在傳統對美好家庭的概念中掙扎,
另一部分的我們卻已經下定決心劃清界線。

這樣好嗎?又或者,這樣不好嗎?
筆者無法斷定,但至少就筆者的角度的確是不願意看見高齡化的臺灣社會,孤獨死的比例逐漸攀升。
但那是否就意味著我們要繼續偏執的守著這樣一個想像中的家庭藍圖?
又或者我們應該要決絕地轉身離開?

筆者沒有答案,應該要說,我也還在這個漩渦裡不斷打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